登录人民网通行证
冬季忙造林 治理石漠化
1月7日,村民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甘棠镇仲那村栽种苗木。入冬以来,甘棠镇依托区域自然条件优势,计划造林18577亩,整个生态产业链将实现效益2000余万元,辐射带动群众2123户,打造集乡土树种、石漠化治理、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绿色产业,促进乡村振兴。
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 (记者余璐)近日,生态环境部公布了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管理办法》),并印发配套的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。从今年1月1日起,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。
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 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近日,水利部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《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。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、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,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。
《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》印发 人民网北京1月6日电 (记者余璐)记者从水利部获悉,为贯彻落实好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,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,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完成的《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近日已由水利部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。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作为大湾区水安全保障的顶层设计,《规划》立足大湾区湾情、水情,落实中央有关要求,对标国际先进水平,科学谋划未来一个时期大湾区水安全保障的总体布局,明确了2025年、2035年水安全保障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举措。
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 5年前,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,提出“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”,勾画了推动长江经济带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的宏伟蓝图。 5年来,沿江省市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整治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,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绘就。
南沙港 吞吐忙 近日,广州南沙港自动化码头停泊着多艘超大型集装箱船,桥吊作业一派繁忙。2020年1月至11月,南沙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3.15亿吨,同比增幅3.09%,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564.58万标箱,同比增幅达到2.42%。
南非太阳能产业稳步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布报告称,南非成为非洲大陆第一个实现太阳能发电超过1吉瓦的国家,这表明南非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的能源结构改革取得成效。 报告认为,政策推动是南非太阳能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。